抗蒙传奇:南宋英杰杜杲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枫叶寒霜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湖州知州谢周卿也率部属来恭贺新皇帝即位。这就是“湖州之变”,也称“济王之变”。宋太祖陈桥兵变两个多世纪后,他的后代再次上演了一次“黄袍加身”的闹剧,只是没有成功而已。到了天明,赵竑才发现拥立自己的并非是什么“忠义军”,而是一些渔民和巡卒,人数尚不足百。赵竑知道这些人乃乌合之众,难以成事,便派人赴临安告发,并亲率州兵讨伐。朝廷派来的军队抵达时,叛乱已被赵竑平定。潘甫、潘丙被杀,潘壬逃跑以后,也被抓获,押到临安处死。“黄袍加身”的闹剧就此草草收场。

湖州之变给宋理宗和史弥远带来极大震动,他们想:只要赵竑活着,就是皇位的巨大威胁,若不彻底解决,必将后患无穷。赵竑本来无病,史弥远却派心腹余天赐以给赵竑治病为名来到湖州,逼迫赵竑自杀,并杀害了赵竑年幼的儿子。随后朝廷以赵竑病重不治布告天下,原本的皇位继承人就这样含冤而死。赵竑逝世后,宋理宗和史弥远为掩人耳目,也为了平息朝野内外的非议,辍朝表示哀悼,又追赠赵竑为少师。不久,宋理宗在史弥远的建议下收回成命,追贬赵竑为巴陵县公,将他打成朝廷的罪人。

湖州之变,赵竑被人胁迫,并非事先预谋,后来还亲率州兵,讨平了叛乱,但仍然含冤而死。他的悲惨遭遇,引起举国上下的广泛同情。朝廷对湖州之变的处理结果,激起正直之人的义愤填膺。名臣魏了翁、真德秀、洪咨夔、邓若水等人纷纷上书,为济王鸣冤不平,指责宋理宗处事不当。宋理宗却诡辩道:“朕待济王亦至矣。”意思是对赵竑已经仁至义尽了,进而压制各界的抗议,那些为赵竑鸣冤叫屈者纷纷被贬离朝,一时“朝臣泛论,一语及此,摇头吐舌,指为深讳”。可是终南宋之世,为赵竑鸣冤的声音始终没有停止,每当遇到灾异、战事,就会有朝臣旧事重提,将天灾人祸与赵竑的冤狱联系起来。直到恭帝时,谢太后主持朝政,在臣僚建议下恢复了赵竑名号,选宗子为其继承香火,这一公案才告一段落。虽然赵竑是被冤致死,但平心而论,他在湖州之变中还是有责任的。尽管是受了胁迫,但他毕竟在“叛贼”的拥立下登上了皇位,率兵讨叛也是在发现拥立者不足成事以后的无奈之举。凭这两条,宋理宗就有理由将他治罪。

当然,赵竑虽有罪,却罪不致死,采取这样一种形式将赵竑处死,未免阴狠,也可看出宋理宗和史弥远为了保住费尽心机得到的地位而无所不用其极。

此后,南宋朝代的帝位由赵德芳家族世袭,转变为赵德昭家族的后人承袭。然,宫廷的斗争也更加惊心动魄、怵目惊心……

赵昀即位后不久,杨桂枝仍然垂帘听政,而史弥远则升至为丞相兼枢密使,成为名副其实的朝廷权臣。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抗蒙传奇:南宋英杰杜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