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大局:和平时期中国军队对国家建设的贡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李国亮的脸红到了脖子根。他用浓重的豫南腔说:“同志们,实在对不起。俺团的家底大家都清楚。这30块钱,多少算一点心意。古人说:‘礼轻情义重’。望大家体谅我们,把俱乐部办起来,把育才工作搞起来。同时请大家出点子,找出一条致富育才的路子来。”

发自内心的话使连营干部都动情了,领情了。

当晚,好些连长、指导员都没睡好觉。一个团好比一个家,既然是一家人,就要互相分忧解难。

李国亮更是睡不着,他想起上任前师里高政委的一番话:“你们团这几年工作上不去,原因有两条:一是班子思想散,心不齐;二是家底薄,没有钱。第一条已经作了组织调整。希望你这个当党委书记的,尽快丢掉这个穷的臭名声,把部队搞富、搞好。穷,就是无能!”

3天后,李国亮把各个连队的指导员请到团里,开口就是“安民告示”:“今天这个会,叫‘穷帮穷’会。团里穷,营里穷,连里更穷!所以请你们来,一起合计合计,能不能找到致富的金钥匙。”

经过几天的失眠,连队的指导员们心里都有了谱儿。有的说:“团里想富,责任到户。把菜园、鱼塘、作坊承包给连队,政委你敢不敢拍这个板?”

有人又献一计:“肥水不流外人田。维修营房、营具,干部战士都能于,这笔钱不能再给人家赚。”

又有人献策了:“要育才,先重才,部队中人才不少,多种经营,广开财路,这叫以才生财,以财养才!”……

李国亮听了心头一亮:“专业承包的政策发展了生产,发展了经济,地方能搞,部队为什么不能搞?”

但为了慎重起见,他召集党委常委开会,专题研究了致富的门路问题。他建议,先让个连队试验一下,出了问题,由他一人负责。

决议形成了。

营房维修、小作坊、菜园、果园、鱼塘等项目承包给了连队,合同上盖着鲜红的印章。李国亮生怕出错,他千叮咛万嘱咐:一、保证完成各项任务;二、不能违反党的政策。

这一招果真灵。招了钱财,出了人才。

九连有个战士会种茶。以前团里25亩茶园,每年收茶最多50来斤。九连承包一年,按合同上交80斤,还剩130多斤,仅这一项就收入了近500元。另外,茶园里还套种了西瓜、黄豆,又收入了540多元。

战士汪道根会油漆,他带着油漆学习小组的5个徒弟,承包了营房的全部油漆任务。卫生队的桌椅门窗,如果请人,当时少说得付800元,但是汪道根只收了团里150元。

全团一富,全盘皆活。

1982年,九团有15门生财之道,共收入16万元。

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训练成绩也直线上升,全团基础训练的9个重点课目全部优秀,轻武器射击优秀率创历史最高水平!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服从大局:和平时期中国军队对国家建设的贡
返回顶部